保康资讯网

央行降准点评:不应高估全面降准的净资金释放 政策趋松利好成长股

2021-08-23 17:41:02

投资天眼平台 https://www.touzitianyan.com/

  事件:7 月9 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 年7 月15 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央行降准公告及答记者问要点:

  (1)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 万亿元,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30 亿元;(2)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还有一部分资金被金融机构用于弥补7 月中下旬税期高峰带来的流动性缺口;(3)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操作,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有效性,坚持正常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4)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点评:

  央行此次采用降准+置换MLF 到期的方式,同时表述降准不改变稳健货币政策取向。

  略超预期的地方,首先是并未采用定向降准而是全面降准,但央行“精准发力,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等提法依然体现了更加注重定向支持的含义。

  本次全面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 万亿,但由于要置换MLF 到期,实际净释放资金量还需要看后续MLF的到期续作情况。实施降准的7 月15 日当日有4000 亿元MLF 到期,如果不再续做,则剔除到期MLF 后净释放资金6000 亿元。此外,如果考虑降准后,央行可能缩减公开市场操作规模,则净释放资金量进一步下降。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我们认为不应高估此次降准的净资金释放量。

  此外,我们认为央行此次全面降准可能还暗含了应对债务违约风险的考量。近两年,我国债券市场信用风险持续暴露,债券违约事件频发,据Wind 统计,截止7 月9 日,今年我国已有77 只信用债违约,涉及金额762 亿元。央行通过降准释放长期资金,有助于为金融机构和融资企业提供更宽松的流动性环境,相应增强应对潜在债务违约风险的能力。

  其次是央行宣布降准距离国常会仅间隔2 天,与市场从国常会“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表述中理解的“不急”并不一致。对央行体现出“急迫”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急迫”具有意义,可能反映了央行认为支持实体经济的需求较为迫切。对应到对市场预期的影响,一方面是预示经济下行压力可能比市场预期的更大,另一方面是下半年对宽松政策可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另一种理解是,这种“急迫”并没有特别的意义。一方面,2 日的时间间隔仍处于此前几次国常会提及降准到降准落地的时间间隔范围内,同时,此前四次的国常会预告后,宣布降准日均为周五,其中一次也为间隔2 日,因此本次选在周五宣布降准可视为“常规”选择,那么同时意味着“仅间隔2 日”也并不包含特别的含义。

  从降准消息公布后的市场表现来看,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走低,富时A50 快速拉升,显示市场更多在反应前述的第一种理解,配合今日公布的金融数据好于预期,M2 由前值8.3%回升至8.6%,流动性更加宽松的可能性同时推升股债。但我们认为,第二种理解也不应忽视,央行提出“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操作”,对这一表述应给予充分重视,这可能意味着降准已经被央行视为“常规操作工具”,相应也就不反映货币政策的变化,降准的“宽松”含义进一步降低。在“常规操作”的情景下,未来MLF 作为更高频的中期资金投放方式,降准属于低频操作,定期或不定期与MLF 进行置换并向市场释放流动性。由于降准是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的有效工具,因此在引导实体融资成本下降这一政策取向继续维持的期间内,将降准作为常规的基础货币释放工具有其合理性。

  由于本次7 月降准置换到期MLF 后,年内后续仍有超3 万亿MLF 将到期,因此存在再次使用降准的可能性,但在“常规操作”的思路下,应淡化其宽松含义。

  对股市的影响方面,如果市场继续维持第一种理解,经济下行压力是否超预期有待下周的经济数据验证,未来会否更加宽松短期内无法证伪,那么主要受益的是对经济下行相对不敏感而对流动性宽松更加敏感的成长股,创业板、科创板可能继续跑赢主板。

  军工行业对流动性和市场风险偏好的敏感度较高,相对其它行业将更受益于货币政策边际宽松。7 月份开始进入中报季,从披露情况来看,军工行业业绩普遍乐观,实现高速增长,行业高景气度吸引市场资金高度关注。本周军工行业大涨7.7%。军工行业坚实强劲的基本面之下,市场流动性宽松带来的风险偏好提升,或将进一步推动军工行业借势上行。

(文章来源:中航证券)

文章来源:中航证券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保康资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