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3 19:09:02
投资报酬率 https://m.touzitop.com/ystt/6410.html
原标题:七年之痒人力锐减! 保险企业还面临哪些“世纪难题”?
来源:保险文化
七年一周期,渠道出清是历史必然
近年来,寿险渠道代理人队伍陷入增员乏力的困境。尤其自去年疫情冲击以来,在持续低迷的销售压力下,代理人人均产能和总人数均呈下降趋势。
有观点认为,产能与人力双降,疫情并不是主因,而是此次代理人渠道过度扩张、透支的后遗症。日前一份研究报告更是明确指出,代理人渠道人力增长每7年一个周期,渠道出清是历史的必然。
自2013年代理人渠道人力增速抬头,2020年人力出现负增长;尤其在2015年取消代理人资格考试之后,代理人队伍急速增长,因此本轮人力的“清虚”过程也就是负增长态势将延续。
纵观海外成熟保险市场,也可以看到清虚背后的底层逻辑。目前内地保险代理人约900万,占城镇人口的比重在1.06%左右,低于台湾地区(1.98%)和日本(1.08%),但已经明显高于欧美国家。代理人队伍作为专业化群体在成熟市场是相对固定比例的人群,而我国代理人渠道在低门槛极速增员之后必然会面临清虚困境,这也是代理人渠道提质增效、赢得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经之路。
哪此公司能率先出困境开新局?
分析人士指出,那些率先掌握高质量、专业化代理人这一核心资产、开展专业化战略转型的头部公司将率先走出渠道改革困局。
比如平安,正在继续深化产能结构调整,通过打造“三好五星”营业部评价体系、升级代理人基本法,激发团队活力、提高人均产能;推动银保渠道专属科技、产品、运营体系改革,预计银保渠道价值率有所提升。按照个人业务新单测算,当前平安代理人产能(个人业务新单/代理人数量)约17307元/月/人,较2020年一季度提升36.7%,较2019年一季度提升28.3%。
国寿也不示弱,继续坚持渠道提质稳量,进一步强化包括招募、活动率、日常辅导、留存率提升等基础管理。当前国寿个险规模为128.2万,同比下降35.9%,但新单增速下降6.4%,因此,据测算其个险人均产能大幅提升,预计为30%以上。据了解,国寿将继续聚焦队伍建设4.0以巩固队伍质态,并将在半年报披露产能改革成果。
太保则以“长航计划”为新引擎,秉持长期主义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坚持科技创新、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聚焦代理人队伍素质质提升和产能升级,以服务增值和科技赋能打造新动能,强化绩优牵引,搭建多层次客群服务生态体系。
保险公司还将为代理人提供什么源动力?
人寿保险的价值在于长期性,与保单一起长期存在,动辙跨越客户的全生命周期。正源于此,除保险公司之外的,那些为客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代理人”,是最宝贵和稀缺的资源。因此,能否有效地留住人才,是评估一家公司成熟与否的重要评判。
目前,各家公司留才的主要抓手就是基本法,而现实表明,各家公司的基本法同质化也非常严重,企业文化、管理手段、激励方式也大同小异。那么,究竟如何在这些日常管理模式、激励手段的基础上,打造独特的精神层面的吸引力、号召力,让那些最宝贵和稀缺的精英代理人,除了考虑收入之外,还愿意与保险企业长期并肩、共同奋斗,成为摆在险企面前的“世纪难题”。
责任编辑:陈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