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5 13:36:17
北交所正式开市,机构投资者积极布局。受访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表示,初期,公募基金将围绕流动性、估值等为“小巨人”投资打造一个好的基础。
流动性问题:将逐步改善
北交所设立的基础是新三板精选层公司。从现实情况来看,精选层整体流动性不足。
农银汇理基金表示,北交所上市公司整体体量略小于创业板和科创板公司,上市初期流动性可能相对充裕。长期看,公司之间的流动性可能会出现分化,业务竞争力强、基本面更好的公司流动性也会更好。
“北交所未来的流动性水平将比现在有较大改观。一方面,投资者门槛降低到50万,与科创板持平,投资者开户数将大幅增长,为提升流动性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北交所明确为‘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可以等同沪深股市上市公司开展投资。在不远的将来,北交所市场流动性应可以支撑公募基金的申赎需求。”万家基金经理叶勇表示,首批北交所主题基金为两年定开产品,这样的设置对流动性的容忍度比较高,基金经理可以专注精选个股、中长期持有,两年后流动性将会大幅改观。
红土创新基金认为,以目前精选层公司的成交量和换手率,无法完全满足基金日常流动性需求。北交所开市后,随着新增资金进入,这种情况会大为改观。
光大保德信专户权益投资部投资经理毕成表示,北交所开市后,专精特新企业逐步壮大,公募基金等长线资金入市,以及个人投资者准入门槛降低,预计市场扩容叠加流动性提升,公司估值有望修复至行业平均水平,部分公司的高成长性甚至可能带来估值溢价。
估值水平:
容忍度或高于主板
估值水平,是投资北交所股票市场极为关注的问题。数据显示,三季度末,新三板精选层整体PE的中位数远低于创业板和科创板,近期差距有所缩小,未来和主板之间的估值差距有望进一步减小。
叶勇表示,目前北交所PE估值在30倍出头,显著低于科创板和创业板。精选层新股发行估值多在15倍左右,具有比较好的安全边际。
“过去一年,精选层、创业板和科创板的平均市盈率为29X、51X、68X。从9月2号以来的数据看,精选层估值有朝创业板科创板靠拢的趋势。” 红土创新基金相关人士表示,精选层估值水平一直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投资时对于估值体系要有更加严格的要求。相信北交所开市后,这种情况还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投资者要更加重视公司基本面的研究。
“北交所宣布设立以来,精选层公司股价出现多轮上涨,但估值未出现大的泡沫,许多优秀标的具备较大的投资价值。相较于沪深市场可比公司估值来看,精选层公司当前折价已经不明显,有些公司和可比公司的估值相当,但从市值角度看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广发基金经理吴远怡说。
银汇理基金表示,北交所企业在上市初期可能会经历较大的估值波动,但长期来看,市场会给这些公司更为合理的估值,整体估值体系也会逐渐向其他A股市场靠拢。
谈及投研体系,不少公司会逐渐采取一致的方法。中欧基金表示,北交所上市企业具有“专精特新”特征,企业体量比较小。这类企业通常处于发展的偏早期阶段,成长性较高。在考量其估值时,除了需要考虑用DCF估值模型评估外,还可以辅以同类比较的估值方法。我们相信,随着北交所开市以及未来的不断成长,其估值体系和方法也会逐步向A股其他市场靠拢。
“北交所上市公司所处的产业赛道和现存市场的产业赛道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产业链基本一致,公司之间也具有较强的可类比性。因此,公司现有的投研体系可完全复制到北交所投研当中。”博时基金表示,对比来看,也有一些差异:北交所公司所处的细分领域更为新颖、更为精细,在跟踪研究上挑战也相对更大,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由于很多北交所公司处于初创期,盈利较少或仍为负值,因此其估值体系可能会与科创板有一定的相似性。
盈利水平:
要求更细致深入研究
北交所上市公司主要以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为主,“高成长、高风险”特征明显,市场对其盈利水平有不少担忧。对此,受访投资人士认为,投资这类企业需要更细致、扎实的研究。
叶勇表示,新三板企业在业绩波动、营收规模、抵御风险能力上和主板公司有一些差距,不能简单地套用A股的策略体系。“北交所投资,需要更加深入扎实的研究公司基本面,除了研究行业和公司公开资料以外,还需要高度关注企业法律、财务上的合规性,业务的真实性,排除基本风险;对中小企业而言,要更多开展对团队和创始人的调研;要更扎实的研究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在运用二级市场基本研究方法以外,还需要借鉴股权投资的一些良好经验。”叶勇说。
吴远怡表示,在投资一家公司之前,会做好公司基本面的多维度分析和研究,对行业情况和公司情况进行多轮调研和跟踪,提前判断出公司的相关风险如财务造假风险等。此外会在产品设计、风控指标设置、流动性管理方面重点考虑上述风险因素。
大成科创主题3年基金经理谢家乐也直言,整体而言,北交所定位“中小创新企业”,分化较大,因此对北交所的投资需考虑公司基本面,对公司的研究非常重要。
“要充分考虑公司基本面,重点关注产业政策、商业模式、市场空间、业绩增速,自下而上深入挖掘长期具备成长能力的公司。”毕成说。
博时基金更详细表示,专精特新企业最大的风险并不来自于业绩波动,成长型赛道的初创企业业绩波动较大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真正的风险来自于公司自身的战略风险、技术风险和组织风险。战略上要看公司是否始终坚持做正确的事,走在符合产业长期发展规律的轨道上;技术上要看公司是否始终能够保持领先的技术能力,不会轻易被竞争对手超越,或被新技术趋势所取代;组织上要看公司是否能保持核心团队的长期稳定,具有坚定的长期信仰和优秀的企业文化。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