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大全_成语典故_九九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成语大全
恩深法弛成语的近义词_反义词_成语接龙_相关词_怎么读_成语相关词_成语大全
恩深法弛怎么读
en shen fa chi
恩深法弛的近义词
无
恩深法弛的反义词
无
恩深法弛的相关成语
众志成城 : 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余音绕梁 :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未雨绸缪 : 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杞人忧天 : 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狡兔三窟 : 窟:洞穴。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甚嚣尘上 : 甚:很;嚣:喧嚷。人声喧嚷,尘土飞扬。原形容军中正忙于准备的状态。后来形容消息普遍淬,议论纷纷。现多指反动言论十分嚣张。
等量齐观 : 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齐:一齐,同样。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背道而驰 : 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恩深法弛的成语接龙
弛声走誉 : 指名声传扬。
弛高骛远 : 犹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合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弛魂宕魄 : 形容振憾心灵。亦作“驰魂夺魄”。
形容年老女人的成语_四字词语 _成语查询_成语大全
豆蔻年华 : 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风烛残年 : 风烛:被风吹的蜡烛,容易熄灭;残年:残余的岁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风韵犹存 : 形容中年妇女仍然保留着优美的风姿。
人老珠黄 : 旧时比喻女子老了被轻视,就象因年代久远而失去光泽的珍珠一样不值钱。
人言可畏 : 人言:别人的评论,指流言蜚语;畏:怕。指在背后的议论或诬蔑的话很可怕。
半老徐娘 : 徐娘:指梁元帝妃徐氏。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癫癫倒倒 : 形容言行错乱。《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只得勉强劝諭夫人道:‘此老奴癲癲倒倒,是个愚懵之人,其梦何足凭準!’”
蠢动含灵 : 犹言一切众生。 宋 洪迈 《容斋续笔·蜘蛛结网》:“佛经云:‘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天机所运,其善巧方便,有非人智虑技解所可及者。”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二折:“人有灵性,鸟有飞腾。常言道蠢动含灵,做场处谁敢消停?” 元 无名
蠢蠢翾翾 : 蠢蠢而动的,翾翾而飞的。泛指一切动物。 唐 卢照邻 《五悲·悲人生》:“三界九地,往返周旋,四生六道,出没牵联,硠硠磕磕,蠢蠢翾翾,受苦受乐,可悲可怜。”
鐻枝兰鼓 : 古代钟鼓及其台架。借为饰有钟鼓台架花纹的美锦名。《管子·轻重丁》:“请以令贺献者,皆以鐻枝兰鼓,则必坐长什倍其本矣。” 郭沫若 等集校:“ 马元材 云:‘鐻枝兰鼓’当是一种美锦之专名。其取义或用其上织有‘鐻枝兰鼓’之花纹耳。 沫若 按:‘
魔魔道道 : ◎ [madding] 〈方〉∶疯疯癫癫,不正常
这个人魔魔道道,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肯定是个疯子
癫癫痴痴 : 形容神情痴呆失常。 欧阳山 《高干大》第十九章:“ 高生亮 看见 高拴儿 垂头丧气,癫癫痴痴的样子,知道他心里不快活,很心疼他。”
露天通事 : 旧时 上海 称略通日常会话用语、水平低下的西语翻译。 胡祖德 《沪谚外编·新词典》:“露天通事:蹩脚翻译也。稍諳西语,终日游行街市,见西人向内地商店购物事,即插身其间,为之通译,并得其回扣者也。”
蠢迪检押 : 谓行动按法度矫正。《汉书·扬雄传下》:“君子纯终领闻,蠢迪检押,旁开圣则。” 颜师古 注:“蠢,动也,迪,道也,由也。检押犹隐括也。言动由检押也。” 唐 颜真卿 《宋开府碑》:“蠢迪检押,难常情之所易;志深直谅,易古人之所难。”亦作“ 蠢
蠢蠢戢戢 : 蠢蠢而动,戢戢而聚。形容动物的愚昧生活。 宋 王禹偁 《还杨遂蜀中集》诗:“尽令富贵陷逸乐,蠢蠢戢戢如鸡猪。”
露七露八 : 方言。犹言没头没脑。 李文元 《婚事》:“﹝ 李二胡 ﹞每次到 莲妞 家来时总要在她母女面前说些露七露八的话。”
露白地牛 : 驯养日久听人役使的耕牛。佛教用以比喻皈依佛法者。《景德传灯录·福州大安禅师》:“ 安 在 潙山 ,三十年来,只看一头水牯牛,若落路入草便牵出;若犯入苗稼即鞭挞。调伏既久,可怜生受人言语。如今变作箇露白地牛,常在人面前终日露迥迥地趂亦不去也。
露蛬风蝉 : 寒露、秋风中蟋蟀和知了的鸣声。泛指野虫的鸣声。 明 刘基 《郁离子·东陵侯》:“露蛬风蝉,昔日之凤笙龙笛也;鬼燐萤火,昔日之金釭华烛也。”
露花风絮 : 带露的花,随风飘荡的柳絮。比喻妓女。 清 龚自珍 《暗香》词:“我是瑶华公子,从未识露花风絮。”
露筋夫人 : 即 露筋女 。 清 钱谦益 《题露筋庙》诗:“ 露筋夫人 明且贤,《周南》三復《行露》篇。”参见“ 露筋女 ”。
露水相逢 : 谓野合。《白雪遗音·马头调·情投意愿》:“虽然是露水相逢,偺二人也是前世有缘。”
鼚鼓轩舞 : 谓击鼓跳舞。泛指游乐。 梁启超 《敬告我国国民》:“若 美国 之七月四日, 法国 之七月十四日,皆举国臚欢,鼚鼓轩舞。”
齩文嚼字 : 同“ 咬文嚼字 ”。
清 杨懋建 《京尘杂录·长安观花记》:“然对客无齩文嚼字态。”《何典》第六回:“你只晓得读了几句死书,会齩文嚼字,弄弄笔头。”
飜黄倒皂 : 犹言颠倒黑白。 明 康海 《鲍老儿·秋日闲情》套曲:“眉来眼去,唇三口四,泥烂油滑,飜黄倒皂,呼风唤雨,搦雾摶沙。”
露头露脑 : 抛头露面。《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你瞧,这爷儿三个,老的老,少的少,男的男,女的女,露头露脑,走到大路上,算一羣逃难的还是算一羣拍花的呢?”
镶铜木鞋 : 底部镶铜片的高跟木鞋。 姚雪垠 《长夜》三一:“从二门里慢慢地走出来的小小的镶铜木鞋底落在砖地上的叮当声,到窗外停止了。”自注:“从前缠小脚的女人们所穿的一种高跟鞋,底子是用木头做的,也有的怕磨损太快,加有铜底。”
霹雳大仙 : 传说中指雷电之神。《水浒传》楔子:“这朝圣人出世,红光满天,异香经宿不散,乃是上界 霹靂大仙 下降。”
露台弟子 : 宋 元 时称民间剧团的艺人。与官府的教坊钧容直相对而言。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元宵》:“教坊钧容直,露臺弟子,更互杂剧。”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后部乐作,诸军缴队杂剧一段,继而露臺弟子杂剧一段。”
麞头鼠目 : 麞头削骨露,鼠眼小睛圆。形容人的寒贱相。后亦多用以形容人的面目猥琐、心术不正。《旧唐书·李揆传》:“初, 揆 秉政,侍中 苗晋卿 累荐 元载 为重官。 揆 自恃门望,以 载 地寒,意甚轻易,不纳,而谓 晋卿 曰:‘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麞头鼠
霸权主义 : 指在国际关系中,凭借本国实力,通过侵略、颠覆、干涉、控制和欺负等手段以求取得统治和支配别国地位的一种反动政策。 胡耀邦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今天世界人民最重要的任务。” 郭小川 《长江边上
齩姜呷醋 : 犹言咬文嚼字。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兵职驾库,齩薑呷醋。” 清 钱大昕 《恒言录·成语》:“ 宋 时谚云:‘兵职驾库,齩薑呷醋。’……此 临安 人评尚书省二十四曹语。” 清 胡式钰 《语窦》:“ 宋 时驾幸 临安 后,诸曹
霸闰之朝 : 依仗暴力权术建立的非正统王朝。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引》:“夫以霸闰之朝,草莽之士,犹或拮据坟素,忝窃雌黄。”
麞麕马鹿 : 方言。比喻举止仓皇。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五》:“﹝ 杭 人﹞言人举止仓皇者曰麞麕马鹿,盖四物善骇,见人则跳趯自窜,故以为喻。”
霸王卸甲 : 简称“卸甲”。琵琶曲。题材与《十面埋伏》相同,写楚项羽与汉刘邦的垓下之战。着重表现项羽兵败、洒泪别姬、自刎乌江等情景。见于曲集《琵琶谱》者分十段;见于《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者分十五段,并更名《郁轮袍》。
麟趾褭蹏 : 麟趾金与褭蹏金的并称。褭蹏,马蹄形的铸金。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异事》:“ 襄 随 之閒,故 舂陵白水 地,发土多得金麟趾褭蹏。麟趾中空,四傍皆有文,刻极工巧。褭蹏作团饼,四边无模范跡,似於平物上滴成,如今乾柿,土人谓之‘柿子金’。”
亹亹穆穆 : 勤勉庄敬。《大戴礼记·五帝德》:“﹝ 禹 ﹞敏给克济,其德不回,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上士;亹亹穆穆,为纲为纪。” 王聘珍 解诂:“亹亹,勉也。穆穆,敬也。”
难言之隐成语的意思解释_来源出处_用法造句_拼音怎么读_形式语法_典故谜语_成语大全_成语大全
难言之隐的拼音
nan yan zhi yin
难言之隐的意思
隐:隐情,藏在内心深处的事。隐藏在内心深处不便说出口的原因或事情。
难言之隐的来源
清·钱谦益《钱牧斋尺牍·跋留庵》:"钱氏少为党魁,晚托禅悦,生平颇多壹郁难言之隐。"
难言之隐的用法
总觉得无论何等人家,他那家庭之中,总有许多难言之隐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七回
难言之隐的语法
【语法】:作宾语;指人的苦衷
难言之隐的形式
abcd形式的成语
难言之隐的造句
1、夫妻关系间的难言之隐,使婉容体会不到丝毫的闺房之乐,床笫之欢。
2、对他的控告条条有充分根据,并且为他有难言之隐的沉默一而再再而三地证实,现在他永远翻不了案。
3、谢晋见骆云有难言之隐,也不追问,便转口道:在名剑会试之前,青莲派的弟子也会和我们一起在冲霄殿听谢夫子说剑。
4、每个人总有些难言之隐,说出来可能会伤害身边的人,甚至摧毁一段感情。一个人痛苦总比两个人痛苦好,由自己去承担真相的痛苦,是最好的结果。
5、朋友是任何孩子生活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有着幸福开心的孩子的家长肯定知道他们的孩子的朋友是哪些人,即使他们不知道,那他们肯定有一些难言之隐。
6、人哽咽,语顿挫,船到江心补漏迟,想要平安过河只能是丢人下水,脑袋往金砖上狠狠一磕,“回皇上,奴才之所以请辞,委实有难言之隐!”。
7、有时候“杰里米”就像是一个难言之隐,无人愿意提及,他们害怕让别人难受。
难言之隐的典故
无
难言之隐的谜语
无
形容好久没来的成语_四字词语 _成语查询_成语大全
别来无恙 : 恙:病。分别以来一直都很好吗?常用作别后通信或重逢时的问候语。
勃然奋励 : 勃然:奋发的样子;奋:奋发;励:激励。奋发起来,激励自己。
促膝谈心 : 促:靠近;促膝:膝碰膝,坐得很近。形容亲密地谈心里话。
逢人说项 : 项:指唐朝诗人项斯。遇人便赞扬项斯。比喻到处为某人某事吹嘘,说好话。
精益求精 : 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精金良玉 : 精金:精炼的金;良玉:美玉。纯金美玉。比喻人品纯洁或物品精美。
久别重逢 : 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
旧雨重逢 : 旧雨:老朋友的代称。指老朋友又相遇了。
励志竭精 : 指坚定意志,竭尽全力。
马革盛尸 : 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同“马革裹尸”。
尸横遍野 : 尸体到处横着。形容死者极多。
天各一方 : 指各在天底下的一个地方。形容相隔极远,见面困难。
望风希指 : 指说话行事见机迎合他人意旨。
项背相望 : 项:颈项。原指前后相顾。后多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野心勃勃 : 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野心非常大。
玉粒桂薪 : 米如玉,薪如桂。极言生活费用之高。
朝思暮想 : 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
咫尺天涯 : 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比喻距离很近。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
一日三秋 : 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指鹿为马 : 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虎变龙蒸 : 指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
虎尾春冰 :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虎子狼孙 : 虎和狼的子孙后代。比喻凶狠残暴之人。
虎头燕颔 : 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
虎斑霞绮,林籁泉韵 : 绮:美丽;籁:孔穴中发出的声响;韵:悦耳和谐的声音。形容自然界景色秀丽,各种声音悦耳动听。
虎步龙行 : 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虎父无犬子 : 勇猛的父亲不会生出一般的孩子。用于夸奖别人的子辈。
虎狼之威 : 像虎和狼那样的威风。形容威严凶猛的气派和声势。
虎狼之穴 : 虎和狼居住的洞穴。比喻极其危险的地方。
虎毒不食儿 : 老虎再歹毒也不会吃掉自己的孩子。
虎掷龙拿 : 掷:挣扎跳跃。指龙虎互相争斗。比喻激烈的搏斗。
虎斗龙争 : 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虎狼之国 : 像饿虎贪狼一样的国家。形容侵略成性的国家。
虎穴狼巢 : 虎和狼的巢穴。比喻极其危险的地方。
虎牙桀立 : 桀:小木桩。如虎牙之状,像群桩而立。比喻山势险峻。
虎背熊腰 : 背宽厚如虎,腰粗壮如熊。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虎穴得子 : 比喻诗文贴切中肯。
虎皮羊质 : 质:本性。比喻外强内弱,虚有其表。
虎狼之心 : 比喻凶残的野心。
虎生而文炳 : 文:纹理;炳:显著。老虎生来身上的皮毛就是花纹鲜艳多彩。比喻人本来就具有的素质和品德。
虎瘦雄心在 : 比喻人穷志不穷。
虎窟狼窝 : 窟:洞穴。比喻极其危险的地方。
虎略龙韬 : 略:指传说中黄石公所撰的《三略》。韬:指《六韬》。《三略》、《六韬》是古代兵书。泛指兵书、兵法,也指兵家权谋。
虎穴龙潭 : 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虎狼之势 : 形容极凶猛的声势。
虎窟龙潭 : 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虎视鹰瞵 : 瞵:眼光闪闪地看着。像虎和鹰那样恶狠狠地注视着。比喻强敌窥伺。
虎而冠者 : 冠:帽子。穿衣戴帽的老虎。比喻凶残如虎之人。
虎落平川 : 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老虎离开自己称王称霸的深山老林,落到了平地上。比喻有权有势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 比喻众多子女之中,一定有一个超群出众的人。
http://www.ldl2.com/post/165080.html
http://www.ldl2.com/post/3188.html
http://www.ldl2.com/post/199131.html
http://www.ldl2.com/post/93479.html
http://www.ldl2.com/post/295157.html
http://www.ldl2.com/post/308686.html
http://www.ldl2.com/post/145495.html
http://www.ldl2.com/post/170599.html
http://www.ldl2.com/post/50013.html
http://www.ldl2.com/post/211920.html
http://www.ldl2.com/post/299080.html
http://www.ldl2.com/post/83762.html
http://www.ldl2.com/post/70011.html
http://www.ldl2.com/post/102737.html
http://www.ldl2.com/post/158894.html
http://www.ldl2.com/post/67735.html
http://www.ldl2.com/post/270488.html
http://www.ldl2.com/post/78245.html
http://www.ldl2.com/post/12896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