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9 15:41:02
12月28日,南海区丹灶镇举办2021年丹灶镇新兴产业招商大会暨康士柏上市总部项目投产活动。活动期间,丹灶镇委副书记、镇长何敏仪从区位、交通、城市、产业、配套、载体、文化等全方位推介丹灶的营商环境优势。
其中,日益成形的氢能、安全应急、生命电子等新兴产业集群,丹灶完善的产业空间、创新平台支撑,成为企业家们广泛关注的焦点。
新兴产业已成集群之势
在继续支持、培育传统五金、日资汽配和机械装备三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近年来,丹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格局深刻重塑,氢能、安全应急、生命电子以及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加速成形。
自2017年全国首座商业化加氢站建成以来,氢能产业发展的“科创大脑”——省重点实验室仙湖实验室、广东省首艘氢能游船、全国首个氢能进万家智慧能源示范社区项目先后在丹灶落户、投运。在刚刚结束的202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上,一批氢能产业重点项目纷纷签约落户,丹灶氢能产业集聚效应凸显。目前丹灶已形成8大环节完备的氢能产业链,集聚了90多家氢能企业,核心项目计划投资超300亿元,预计达产后可形成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面对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机遇,丹灶以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为主抓手,目前已形成了集研发、孵化、加速、服务、基地、基金“六位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建成了南海区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清华力合国家孵化器、联东U谷加速器,广东省科学院仙湖科创加速器及院士成果转化中心等重磅平台,聚集了徐工建机等140多家安全应急企业。期间,丹灶出台了全国授粉安全应急产业扶持政策,多方面对安全应急项目落户给予扶持。
同时,丹灶以城西片区、瞪羚动力谷、联泰科技园等为产业重要载体,大力发展生命电子产业。目前,已引进了邓玉林院士领衔的理工亘舒项目、佛山空间与医学工程创新研究院,珠江人才团队安林博士领衔的唯仁医疗等医药医疗器械类项目以及中胜药业同兴制药南海生产基地等项目进驻。
今年,丹灶还引进包括百事食品、汇芯半导体、徐工建机、清能燃料电池、中兴新、乾行达等一批重点项目,从传统支柱制造业到新兴产业,以优质企业服务大力推动产业重点项目落地投产。
13个产业载体筑巢引凤
截至目前,丹灶有日本中小企业园一期二期、氢能产业园、安全应急产业园、生命电子产业园等4大主题园区13个重要产业载体,为新兴产业项目落户、存量优质企业增资扩产提供空间支撑。
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南海)智能安全产业园作为智能安全产业项目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园区总规划面积超1万亩,并已建成省级小学、商住等配套;仙湖氢谷规划面积约48平方公里,聚焦八大环节全产业链条,致力打造成为自主氢能技术先行地、高端氢能产业聚集地及先进氢能社会示范区;生命电子产业园目前拥有核心区瞪羚动力谷、联泰大健康产业园、扩展一区及扩展二区,其中核心区规划面积约6000亩,重点承接高端医疗智能装备生产研发项目。
针对低效用地,丹灶大刀阔斧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明确2022年前完成1700亩村级工业园拆除,2023年前完成1500亩拆旧复垦任务,2022年至2026年每年要实现政府统筹连片工业用地1000亩。相应地,丹灶明确把生态空间再造、城西片区、大金智地片区作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大攻坚主战场,其中,城西片区重点引进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大健康等生命电子相关产业,大金智地片区讲以智能安全产业为主要方向,加快新兴产业集聚。
据统计,目前,丹灶盘活累计1万亩村级工业园,储备工业用地3000亩,在建载体75万平方米,以满足企业落户、扩产需要。
同时,丹灶提出将全力配合佛山北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建设,面向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机械装备等产业,持续引进大型投资项目以及龙头企业,加快新兴产业集聚。
产业空间内,丹灶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并先后引进、搭建了一批具有产业特色的产学研平台。其中,氢能产业拥有仙湖实验室、省特检院氢能检测及研发基地,安全应急产业拥有南海公共安技术研究院和省科学院仙湖科创加速器及国际安全评级学院等重点支撑平台,为创新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平台载体。
(文章来源:南方Plus)
文章来源:南方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