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9 20:11:00
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钱林浩
银保监会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10月,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3.91万亿元,同比增长3.2%;提供保险金额9411.43万亿元,同比增长29.26%;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6.52%。提供保险金额同比增速为保费收入同比增速的近10倍,各项赔付支出同比增速为保费收入同比增速的5倍以上。
总体来看,在银保监会推动下,2021年以来,保险业继续充分发挥风险保障功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保障需求的保险产品供给进一步丰富,参与社会管理、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提升。
商业健康险覆盖超7亿人
“保险保障功能更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获得感大大提升。加强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的健康险风险保障是其中突出表现之一。”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银保监会先后出台《关于印发保险公司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参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服务的通知》《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通知》《关于做好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客户服务工作的通知》等多项规范性文件,指导保险公司更好服务保障民生。
数据显示,2021年前10个月,健康险赔款与给付支出3397.19亿元,同比增长54.25%。其中,疾病保险赔付支出748.36亿元,医疗费用保险赔付支出1754.25亿元。截至目前,商业健康保险有效保单件数11.43亿件,覆盖7.48亿人。其中,疾病险有效保单件数6.36亿件,覆盖人数3.91亿人;医疗险有效保单件数6.52亿件,覆盖人数6.6亿人。
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监管部门积极促进满足人民群众养老需求的养老保险发展。
自今年6月1日起,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在浙江省(含宁波市)和重庆市启动,银保监会鼓励试点保险公司开发针对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就业人员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截至10月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累计保费收入约2亿元,承保人数超过1.7万人,其中,网约车司机约5600人。
与此同时,银保监会稳步推进税延养老保险试点,截至10月底,共有23家保险公司参与试点,累计实现保费收入近6亿元,参保人数超过5万人。另外,推动相关机构积极参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企业年金受托管理资产近1.5万亿元。
河南强降雨保险赔款逾97亿元
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保险业积极开展重大灾害事故保险理赔,助力灾后恢复重建,并且通过加快相关领域财产保险发展,为老百姓提供更充分的风险保障。
据介绍,2021年以来,银保监会积极组织保险行业做好云南青海地震、河南强降雨、湖北十堰燃气爆炸、贵州牂牁河翻船、山西洪涝灾害、河北通勤班车落水等重大灾害事故处置。截至2021年12月1日,“7·20”河南暴雨灾害,保险业共接到报案52.88万件,已赔付案件50.1万件,支付赔款97.04亿元,整体件数结案率已达94.7%。
2021年1月至10月,农业保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879.07亿元,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4.07万亿元。截至10月底,地震保险共同体累计为全国1580.14万次户居民提供6195.76亿元巨灾风险保障,累计支付赔款7037.61万元。
在继续深入推动财险行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广大保险消费者受益更明显。2020年9月,银保监会推动实施车险综合改革。改革实施一年多来,“降价、增保、提质”的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消费者普遍获益,获得感显著提高。截至今年10月底,车辆平均所缴保费为2762元,较改革前降低21%,87%的消费者保费支出下降。据测算,改革以来累计为车险消费者减少支出超过2000亿元。同时,商业车险平均无赔款优待系数(NCD系数)由改革前的0.789下降至0.753,众多驾驶习惯好、出险频率低的低风险车主享受到了更多的保费优惠。
银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引导保险业回归保障本源,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满足人民需要、多层次、广覆盖的保险保障,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保障质效,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责任编辑:潘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