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3 01:07:58
德扑技巧 https://hhpoker.vip/blog/
静距离
一样的养育,不一样的观点
我们在这里碰撞出教育的火花
每个家长都怕碰到一个学习磨叽的小孩,可是,一旦孩子早早完成作业,不少家长又坐不住了,总觉得不把孩子的时间填满,心里就不踏实。殊不知,这不踏实会带来一系列后遗症,甚至会“再造”一个磨叽小孩。
对于家长们来说,“双减”之后最明显的就是孩子的时间多了,这多出来的时间让不少家长无所适从。以前放学回到家,做完学校作业还有培训班的作业,周末都要奔波在各种培训班中。每天都像拧紧的发条,时间总觉得不够用。
现在,培训班没有了,孩子大多在晚饭前就能做完学校的作业,吃过晚饭就闲了下来。闲下来,孩子们很喜欢,家长却有点心里打小鼓:人家的孩子是不是在家做练习题,人家的孩子是不是有人在家能辅导,人家的孩子是不是又学了新本领……这种担心,让家长们看不得孩子们一刻的清闲。所以,各种版本的“加戏”就来了。
学校作业写完了,各类辅导书紧跟上,之后还有口算、阅读,写写又画画,好不容易盼到所有的“妈妈作业”都完成了,孩子就到了睡觉时间。所以,在孩子眼中,他们没有轻松多少,想有时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依旧不太可能。这时候,有些孩子就学“精”了,既然做完作业也没有自己的时间,那何必早早写完作业,再给自己“找事”呢?
磨叽成了孩子们对抗家长布置更多作业的“利器”。本该半小时完成的作业,他们拖拖拉拉非得一个半小时才完成,久而久之,学习习惯越来越差,注意力越来越不集中。题做了不少,成绩未必有明显提高,甚至还会出现倒退。
所以,作为父母不要见不得孩子们“闲下来”。对于孩子来说,能有自己支配的“闲”就是他们眼中的“糖果”,为了尝到甜头,孩子们会有提高学习效率的原始动力,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可别因为家长的“闲不住”,让孩子养成磨叽的坏习惯。(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