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3 18:07:03
导语:1962年春天,毛领袖在中南海举办了一场宴会,宴会中一位特殊的客人应毛领袖邀约,也来到了现场。这位特殊的客人就是溥仪。一位是开国领袖,一位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宴会中毛领袖对溥仪进行了亲切的问候。交谈过程中,领袖问溥仪传国玉玺去哪了。那溥仪是如何回答的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玉玺去处
传国玉玺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在历代帝王手中每个人都有一个传国玉玺。没有传国玉玺是没有办法得到大众的拥护的,所以对于帝王来说,传国玉玺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根据历史记载第一个传国玉玺是秦始皇用和氏璧铸造的,之后经过一系列的改朝换代,传国玉玺被传到了后唐。但遗憾的是后唐最终也灭亡了,自此传国玉玺便没有了踪迹。
到了溥仪这的时候,虽然他见过玉玺,但这并不是最开始的那个玉玺。虽然不是最真的传国玉玺,但也是清朝的家传之宝。大家印象当中,玉玺都是一个,但没想到的是到了清朝时期玉玺变成了二十五个。
玉玺之所以数量增加了这么多,完全是因为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执政的时候,知道自己所拿的这个玉玺是假的。再三考虑之后,为了不和其他朝一样,乾隆皇帝决定专门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玉玺。
于是乾隆皇帝找道士算了一卦,说清朝会出现二十五名帝王,就这样,乾隆皇帝用最珍贵的材料打造了二十五个玉玺。遗憾的是这名算命道士道行一般,因为清朝根本就没有出现二十五位帝王,清朝只存在了十二位帝王就灭亡了。
溥仪成为帝王之后,受战乱影响,玉玺对他来说毫无用处,便将它放到了一边。后来由于受到军阀的打压,溥仪自身难保,根本无暇顾及玉玺。
这也就是为什么蒋校长上位之后,大家都在说蒋校长让戴笠拿走了玉玺,之后又被带到了台湾。那戴笠是怎么找到传国玉玺的呢?玉玺当时放到了哪里呢?
这个谁也不知道,因为就连最后一个见玉玺的清朝皇帝溥仪都不知道这个玉玺身在何处。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二十五个玉玺在不同的地方出现了。
有的被国家找到了放到了故宫博物院,有的在台湾博物馆出现了,出现在台湾博物馆,好像也证实了大家的猜想。还有的出现在国外的拍卖场所中,被拍卖出了意想不到的价格。
不管这些玉玺现在什么样,都已经和溥仪毫无关系。这些玉玺就和溥仪的人生一样,在前半阶段的时候,没办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只能听命于他人。一想到这,溥仪连连叹息。
毛领袖看到溥仪情绪如此低落,就转移了这个话题,招呼大家,让大家看看新中国的玉玺是什么样的。听到这话,溥仪低落的情绪一扫而空,看新中国的玉玺,这个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
玉玺被拿上来之后,毛领袖让溥仪先看。新中国的玉玺和溥仪的玉玺不同之处在于,新中国的玉玺是铜做的,而溥仪的玉玺是金玉做的。之所以用铜做新中国的玉玺,一个是提倡节俭,还有一个是铜表达了铜墙铁壁。不仅如此玉玺上所使用的文字是宋体字,这代表着玉玺属于中国所有人民。
听到领袖这样说,溥仪感慨万千,对领袖说道:“您这个玉玺是货真价实的国宝。”之后溥仪又说:“之前的玉玺是从我这失踪的,我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麻烦,我有罪。”
没想到领袖却说:“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准,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该是你的强求也没法,丢了就丢了吧。”领袖说这句话除了说玉玺之外,还有是开导溥仪。
总结:在当时那个社会,溥仪虽然是帝王,但也是一位受害者,毛领袖希望他能够早日摆脱阴影,迎接崭新的生活。至于之前的大清王朝,它就像玉玺一样,早已成为了过去,有的被放到了博物馆,有的被拍卖,都有了自己新的人生。大清王朝也被写入了历史,被赋予了新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