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资讯网

王震29岁仍单身,贺龙问:王胡子,北大学生给你当媳妇,要不要

2022-03-12 16:50:42

在开国将帅中,王震将军的大名早已是人尽皆知。

他戎马一生,在战场上战功卓著,是一员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猛将。

而且,在生产上,王震更是吃苦耐劳,延安时期,三五九旅大搞生产,在王震的率领下,他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将昔日破败不堪的北大荒建设成动人的“陕北江南”。

不过,成了这么多大事的王震在对待自己感情问题的时候却有点“不拘小节”,为了革命把自己的大事都抛到了脑后。

关键时候,还是贺龙说媒,这才成就了一段佳话。

王震29岁的时候仍单身,贺龙问他:“王胡子,北大学生给你当媳妇,要不要?”

王震将军的终身大事,还得靠贺老总

早在红军时期,王震便率部取得了很多胜利,极大挫败了敌人的围剿和阴谋。

抗战时期,王震被给予充足的信任,留守在延安附近,执行着保卫党中央的重任。

也正是这个阶段,一片荒芜的南泥湾被他开垦成“陕北江南”,得到了毛主席的一再肯定,两人经常坐在一起谈话,毛主席对王震也充满了期待。

他为了搞生产,连胡子都不愿意刮掉,经常留着一脸大胡子,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了很多,因此,毛主席等主要中央领导人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胡子”。

1937年深秋,时年24岁的王季青从北平、天津等地和同学们辗转而来,因为战乱,她们也丧失了继续学习的机会。

国难当头,这些学生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她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报效祖国,因此也来到了晋西北前线。

此时的王震在战场上总是身先士卒,经历了大小无数恶战,上级贺龙也非常欣赏他,认为他是一块可塑之才。

那会,组织对于个人的关心是全方面的,贺龙见到王震一直没有成家,也有点着急,不过王震的性格比较耿直,一般不太懂得如何跟女同志聊天。

于是,贺龙便一直想着什么时候能给王震“张罗”一个对象。

不过战事吃紧,这些儿女情长只能凭运气。

当贺龙第一次见到王季青的时候,他立即被眼前这个面容清秀的姑娘惊住了,正所谓美女配英雄,如果能把她介绍给王震,那就再合适不过了。

说来也巧,在王季青来到队伍后没多久,师里召开了一场团部级以上的干部会议,来部署抗日政权的工作。

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组织了这场工作,由于王季青的学历比较高,贺龙专门让她前来开会,这也是王季青和时任三五九旅旅长王震第一次见面。

王震不认识王季青,可王季青却十分了解王震这个名字。

因为王震在20岁那年就在老家拉起队伍闹革命,还是湘赣苏区的主要创始人,当过政委,三五九旅的名声早就飘扬在外,王季青平时就关心着国家大事,因此早就听说过王震的大名。

当时日本鬼子也开出重金想要抓捕王震,在巨大的压力之下,王震依旧穿梭自如,切断了敌人的交通线,写下了抗战中神采飞扬的一笔。

王季青一直对王震有崇拜之情,这次见面,更是感觉到王震身上的非凡气概。

会议即将开始的时候,王震起身和同志们握手,他当时身着一件大衣,看上去更有风范,这下王季青也更加着迷了。

结果两人握手的时候,现场爆发出了激烈的掌声,这一下就把王震难住了,让他上阵杀敌他一点也不含糊,可让他找对象结婚,王震一下不知道从何下手。

王震的脸一下就红了,他这才明白,这次握手,中了贺龙的“圈套”了。

会议结束后,大家告别,王季青也对王震露出了笑容,王震一下不知如何是好。

两人也就留了下来,贺龙也是直性子,直接对二人说:“我看你们俩也都老大不小了,一文一武,十分般配!”

王季青也有点不好意思了,双方的第一次见面就这么落下了帷幕。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这件事已经是八九不离十了。

随后,贺龙给王震详细介绍了王季青过去的故事,还对王季青来到延安参加革命的事好好表扬了一番。

看着王震有点不知所措,贺龙便说:“胡子,人家可是北京大学的女学生,介绍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王震这个时候也有些感动,他对王季青本身也有好感,看到贺师长在百忙之际还考虑到了自己结婚的事情,立即答应了下来。

贺龙看到王震这边谈妥了,便又去找到王季青,询问她的意见。

王季青也非常干脆地回答说:“组织上都考察了他这么多年了,我就不考察了!”

贺龙一看,这件事算是办成了,立即说:“好,那我就来当红娘!”

两人从见面到结婚,其实也就用了几天的时间,这其中离不开贺龙从中周旋,更重要的是,二人都有着共同的革命信仰,这也是双方能“闪婚”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当时物质条件比较落后,堂堂王震的婚礼是在一处简陋的农舍中进行的,由关向应主持。

婚礼上,关向应非常有诗意,他说:“志同道合的人一见如故,才有了这战场上的罗曼蒂克。”

结果王震却直接说:“什么蒂克,就是速战速决!”

入洞房的那一晚上,王震也敞开了自己的心扉,向王季青叙述了自己这么多年来的经历和家庭条件,算是交了个底。

王季青听得十分投入,王震又感慨道:“你是大学生,还是一个女同志,能够不辞辛苦来到抗日前线,本身就非常不简单。”

婚后的第二天,王震还有任务在身,便要从师部回到三五九旅部,贺龙见他自己要走,便问王季青:“你现在是三五九旅的人了,你看是跟旅长回去,还是留在师部?”

因此,王季青便跟随王震一同回到了师部。

烽火中建立的感情,坚不可摧

结婚,对于这对新婚夫妻来说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当时日军正在发动秋季攻势,根据地的情况不容乐观,三五九旅以衡山作为依托,和敌人展开了周旋。

王季青甚至跟随突击排上了前沿阵地,结果他们一行人刚刚上了半山腰,就有一群敌人猛扑过来。

王震正在山头上面组织反击,见到夫人有难,立即率领敢死队冲入敌阵,以猛烈的火力将对方全部击退。

这次,王季青十分感动,可王震却非常生气,他大声呵责了王季青,要求她以后就在后方教大家学好文化,这比上来参加战斗更为重要。

在后面多年的战斗生涯中,王震总是用兵如神,这也让王季青更加感动,不过她也十分牵挂着丈夫的安全。

王震7次负伤,还是白求恩大夫给他做的手术,白求恩都说:“三五九旅的干部是负伤最多的,根源上就是你这个旅长每次都冲在最前面。”

王季青也担心他出了意外,也劝他缓一点,军中不能无指挥。

可这些说辞并没有改变王震,他始终都认为,在战场上,指挥员必须要亲临一线,这样才能鼓舞起大家的士气,让仗越打越顺利。

每次忙完战场上的事情,王震也没有忘记夫人,会抽出时间来陪伴她。

1938年,王震和王季青有了第一个孩子,孩子生下来的那天,王震并不在身边,他在前线和日本人激战,当参谋把后方的消息告诉王震后,王震只是表示:知道了。

抗战胜利前夕,按照毛主席的指示,王震需深入敌后,去开辟根据地。

临行前,王季青十分难过,她不知道丈夫这一去要多久,王震腿上还负了伤,为此,王季青还特意准备了亲手缝制的两双羊皮护膝。

不过,这个时候,王震已经有了三个儿子了,他大大咧咧地说:“不怕,老子趴下了,还有三个儿子,一切由组织安排你们。”

深入敌后,对于王季青而言,便是杳无音讯。

1945年8月中旬,日本宣布了无条件投降,可是王震还是没有回来。

有小道消息传来,说是南下的支队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现在下落不明。

毛主席已经预料到会有不好的情况发生,在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势必要“秋后算账”,只不过如果王震真遭遇不测,国民党下手也太快了。

王季青每日心如死灰,她不知道自己期盼已久的丈夫是否还能平安回来。

就这样,小半年过去了。

让所有人都振奋的是,1946年2月,一架贴有美国航空标志的飞机降落在延安南关机场,走出舱门的正是身着国民党校官制服的王震。

原来,当时国民党确实围追堵截了南下支队,他们的处境也十分危险,王震率领部队杀出了一条血路,才回到了中原地区,并与李先念会师。

随后,王震作为中原军区的谈判代表打算赶赴北平参加会谈,途经延安,这才终于见到了老婆和孩子。

这次前往北平,王季青也跟随而去了,只留下了几个孩子。

王震当然有他的用意,王季青是北大毕业,这次带她去,就是为了向过去的学校师生们宣传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的丑恶面目,再加上会议上也有美方代表,带王季青去,还能当作翻译。

而且,对于此前经历的九死一生往事,王震也只字不提,他害怕妻子会过度担心。

在全国绝大多数地方解放以后,王震便担任了农垦部部长的职务,王季青也来到了北大荒一起种地,一连好几个春节,夫妻二人都是在北大荒度过的。

再到后来,这位从北大出身的才女,做回了教育的本职工作。

在1987年,为了筹办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王震四处奔走,王季青也帮了很多忙,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对下一代的教育之上。

1993年,王震病情不断恶化,最终离开了人世,按照他的遗愿,骨灰被王季青和子女从北京运往乌鲁木齐,并且洒在了天山之上。

在王震走了以后,王季青始终没有忘记他和王震一起做过的事业,并且每个月都从自己的工资当中拿出100元钱,捐赠给此前的教师奖励基金会。

这么多年来,无论王震去做什么,王季青都会跟在身后默默支持着王震,王震身上的优良品德也被王季青和子女们传承下来。

有一次,有导演希望能请来王季青拍电视剧,她却说:

“现在一部电视剧的投资动辄几十上百万元,还有很多孩子没有上学的机会,如果真的要怀念王震将军,倒不如将这笔钱捐赠给学校或者希望工程,这比拍电视剧更加有意义。”

2007年,王季青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逝世。


NBA资讯 http://weitengwlkj.com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保康资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