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3 20:56:00
2019年还横扫日本世界杯的中国女排,因为朱婷的伤势严重加之新老队员的交替,东京奥运会最终无缘前八。
也许正是这些敌意难平,让人们更加的爱看女排比赛。
因为中国女排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低谷中重新站上巅峰的,我们期待她们未来重登顶峰。
但是总有些人在大家全力以赴的时候,不但打起了退堂鼓还彻底背叛队友。
也许正是这种背叛让人后背发凉,更加难以原谅。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被女排国家队永远禁用的队员—王怡。
王怡1973年出生在中国上海的一个运动世家,父亲王重光当时是中国男篮的主教练,母亲则是上海女排的教练。
所以王怡从小就有着过人的运动天赋,同样继承了母亲的衣钵。
12岁的时候王怡就被上海青年女排录取,被誉为是排球天才少女。
我们都知道,1984年继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之后,我国又接连拿下三连冠和五连冠的绝佳战绩,那个时候可以说是中国女排最为巅峰的时刻。
然而在1986年随着郎平等老一代女排队员的退役,90年代初中国女排进入了青黄不接的时期。
这个时候是中国女排最低谷的时候,我们急需一股力量带领大家迎难而上。
就在这个时候在上海青年女排待了3年的王怡的进步也是相当明显的,实力突出。
身高1.9米的王怡的扣球高度达到3.13米而拦网高度达到了3.03米,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全能型的选手。
就这样1992年时任中国队主教练的胡进一下就看中了王怡并把她招进了国家队,随后王怡就随队征战世界杯和巴塞罗那奥运会。
虽然在此前王怡只是坐在替补席上,也正是因此保存了自己的实力,国外球员并不知道王怡的路数。
其实那届奥运会胡进并没有打算让王怡上场的,可是由于当时主力李明月旧疾复发。
队里的主力副攻的位置就空缺出来,胡进考虑再三还是让王怡代替李明月出场。
然而看起来和真正的打比赛是完全不一样的。
王怡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打得并不是很好,而且比赛时主力队员接连受伤,替补之间的配合又不十分默契,很自然的中国队失去了整场比赛。
中国队从巴塞罗那回国之后,王怡整个人都很沮丧,也陷入了对自己水平的深深怀疑之中。
而那次奥运会之后,受伤的主力接连退役,国家队也开始频繁地更换教练。
整个中国队都处于一个颓废的状态下,1995年国家队想要改变现状,于是就邀请郎平回国执教。
郎平回来之后也让王怡成为她的首发队员,同时力排众议让她打主力副攻的位置。
王怡也不负郎平的器重,认真刻苦的训练。
紧接着1996年郎平再一次带着王怡参加了亚特兰大奥运会。
这一次在面对当时排名世界第一的选手芭芭拉,王怡仅凭一只手就拦下了她的进攻节奏,很多人说这是王怡的封神一战。
同样在铁榔头的带领下,中国女排越战越勇,一举闯进了决赛。
虽然最后没有战胜劲旅古巴队,但是他们战胜了德国队和俄罗斯队摘得了奥运会的银牌。
中国队又看到了重回巅峰的希望,大家都很高兴。
在郎平的带领下,中国女排先是拿回亚洲第一的位置。
而此时随着一场又一场的比赛胜利,王怡的心态逐渐发生了变化,她变得自负和骄傲起来。
然而在郎平心里却不是这样认为的,因为他们并没有夺得世界第一的位置,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两个人心态的不同,使得两人对待训练的态度也是不同的。
我们都知道铁榔头的名号是怎么来的,她的铁腕在训练上也是丝毫不松懈的,于是王怡十分不满郎平的训练安排。
她认为自己的水平已经很高了,并不需要过多的训练。
然而深知训练重要性的郎平知道王怡开始飘了,为了让她重新调整心态,静下心来训练。
郎平把王怡从主力副攻的位置上调整到了自由人的位置。
这最终引发了王怡的彻底不满,王怡认为这严重地伤害了自己的自尊心,完全不能接受郎平的安排。
王怡就直接负气离开,回到上海打联赛了。
在1997年的时候,王怡还获得了最佳球员的称号。
对于王怡的离开,国家队没有说什么,郎平也表示尊重她的选择。
此时的王怡在气头上,完全也听不进去任何人的话,与其挽留不如让她冷静一下。
就这样王怡在上海打联赛,国家队进行国家队的训练。
直到1998年当时的中国女排队长赖亚文得了严重的肝病,实在无法应对接下来奥运会的比赛。
刚刚有了起色的国家队,随着这两员大将的离开元气大伤。
而此时为了备战下一届奥运会,郎平打算重新启用王怡。
经过国家队同意,郎平和陈忠和教练专门去了一趟上海想请王怡继续来国家队效力。
可以说这真的是一次契机,王怡可以重回国家队,而国家队也能恢复士气。
这次郎平也给了王怡足够的面子,面对郎平真心实意地邀请,王怡也答应了下来,表示自己会回国家队效力的。
但是只有一个条件,因为此时的王怡正在上学,她想先完成学业。
这看起来并不是一个过分的请求,郎平当然也同意了。
虽然王怡将要缺席一段时间的训练,但是郎平还是放心的。
对于王怡的能力,郎平还是相信的。
就这样郎平把王怡即将回归国家队的消息带了回去,原来的队员们也是士气大增,大家也都很盼望王怡的回归。
紧接着大家就把心思都放在了备战奥运会上,可是随着集训日期的临近,大家还是没有看到王怡的身影。
要知道赛前的集训是很至关重要的,很多运动员在这个时候提高和进步是十分明显的。
而对于王怡来说,如果没有超大强度的训练想要在奥运赛场上一展身手是不可能的。
所以其他的训练不来也可以,但是集训是必须参加的。
而这个时候郎平也联系不上王怡了,于是赶紧派人联系她。
就在大家着急寻找的时候来一个不好的消息,王怡早早已经办好了美国签证,前往美国留学了。
这个消息就像是晴天霹雳一样砸到了中国队的身上,这让原来要和王怡打配合的队员不得不重新调整训练方案。
短暂的时间并不能找到更合适的人选于是赖亚文也不得不重新返回赛场,她此时的身体状况其实是不允许有剧烈运动的,但是为了国家的荣誉她还是披挂上阵。
由于后期王怡事件的影响,本来想在这一届奥运会上重回巅峰的中国女排再一次错失了冠军,又一次摘得了银牌。
赛后当记者采访郎平的时候,性格坚毅的郎平也流下了难过的泪水。
她把过错都归咎到了自己身上,因为相信王怡,没有准备另一套方案致使中国女排没有夺冠。
事后女排国家队召开记者会,宣布对王怡的官方处理结果:队员王怡还在国家队服役期间擅自离开,且去向敏感。
经决定王怡从国家队除名,永不录用。
不知道当时王怡的心中是如何想的,也许她并不满意郎平的训练方式,或者不服她的铁血手腕。
就连不答应国家队的邀请都是可以的,而他却用另外一种方式报复了郎平。
看起来这件事是她和郎平之间的问题,但是其实她损害的却是国家的利益。
因为他一时的气愤,置整个国家队的荣誉于不顾。
中国女排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萎靡不振,郎平也在98年打完最后一场比赛之后选择离开国家队。
后来王怡又怎么样了呢?
王怡在到了美国之后,她就开始攻读工商管理硕士。
在美国的四年里,她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路。
同样由于她出色的排球能力,她加入了美国大学排球队,并在全美NAIA联赛里表现优异并带队取得胜利。
在上学的四年时间里王怡一共获得4次院长奖,当然全部和排球有关。
毕业之后她也没有从事自己的专业对口的工作,而是在一所大学里当起了排球教练。
王怡最辉煌的几年还是在国家队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正是一个职业球员上升期的时候,王怡的职业生涯是不可限量的。
如果没有背叛国家队那件事,原来的天才少女,排球女神最佳球员也不会只是在一所大学里执教了。
现在中国女排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只是一种运动而已,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因此任何人都不能破坏她。在国家利益面前,任何人的私心与矛盾都是次要的。
对于王怡事件,也没有任何的如果,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和所作所为负责。